关于成语故事15篇
在平日的学习、工作和生活里,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语吧,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,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,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语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成语故事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关于成语故事1【成语】: 人杰地灵
【拼音】: rén jié dì líng
【解释】: 杰:杰出;灵:好。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,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。
【出处】: 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人杰地灵,徐孺下陈蕃之榻。”
【举例造句】: 实在襄阳的人杰地灵,恐怕比它的山水形胜更值得人赞美。 闻一多《孟浩然》
【成语故事】:
公元663年九月初九重阳节,洪州阎都督在新落成的滕王阁大宴宾客,当地知名人士都应邀出席。
王勃正好路过这里,也应邀参加。因为他才十四岁,所以被安排在不显眼的座位上。阎都督的女婿很会写文章,阎都督叫他预先写好一篇序文,以便当众炫耀一番。
大家酒酣之际,阎都督站起来说:“今天洪州的文人雅士欢聚一堂,不可无文章记下这次盛会,各位都是当今名流,请写赋为序,使滕王阁与妙文同垂千古,话毕,侍候的人将纸笔放在众人面前。
但是大家推来推去,没有一个人动笔。后来推到王勃面前,王勃竞将纸笔收下,低头沉思。过了一会儿,王勃卷起袖口,挥毫即书。阎都督见是一个少年动笔,不太高兴,走出大厅,凭栏眺望江景 ……此处隐藏9313个字……于成语故事15
春秋时期,晋献公听信骊姬之言,派人去杀公子重耳。公子重耳不敢与父亲对抗,只得出逃。
重耳逃到齐国时,齐桓公非常喜欢他,把亲戚家的女儿姜氏嫁给他,给他非常好的待遇。七年之后,重耳的岁数已经很大了,只想在齐国安度余生,根本不想返回晋国了。
这时,齐桓公已死,他的几个儿子都想夺取大权,最后齐孝公登上国君之位。很多人都清楚,齐国已经发生内乱,此地不适合重耳停留了。重耳的谋臣子犯、赵衰等人在桑园聚在一起,秘密商量让重耳离开齐国之事。姜氏的侍女在桑园采桑叶,无意中听见了他们的密谈。
这侍女回去后,就把谈话内容报告了姜氏。姜氏得知后,毫不留情地杀掉侍女,叫来重耳,对他说:“作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,应当志在四方,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。如果留恋妻子、贪图安逸,一定会受到别人的鄙视。现在齐国已经大乱,你何不赶快离去,另选支持你的强国!”[www.gs5000.cn]
重耳不愿意离开这里,说道:“我并不想走啊!我的岁数很大了,难道还要硬逼我干事业吗?若是如此,老天也太不公平了!”
姜氏听了,觉得重耳真是没用,于是不再劝他,而是把子犯等人叫来,一起商议如何让重耳离去。他们想了半天,最后将重耳灌醉,把他送出齐国。
◎成语释义
形容志向远大,不愿留恋家园,在小天地里蜗居。志:志向。四方:天下。
◎故事出处
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姜氏杀之,而谓公子曰:‘子有四方之志,其闻之者,吾杀之矣。’”
◎出处译文
重耳的妻子姜氏杀掉侍女后,对重耳说:“男子汉大丈夫,应该志在四方,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。现在这位侍女听到了你们的密谈,所以我将她杀了。”